2024-10-14 16:03 点击次数:62
关于落葬,有很多的规矩和文化。
比方说,积雪压坟,必出贵人;逢雨打灵,后代必穷;逝者为大,入土为安。
一些看起来像是迷信的话,到了一定的年纪,就懂得了,也相信了。
“夫妻不送葬,送葬必遭殃”这句古训,很多地方都有。
作为老人,应该带头传古训,不仅要说,还要践行。
图片
01
老伴过世,送葬会导致哀伤过度,不可取。
在传统的文化里,人们讲究“事死如事生”。
也就是说,死去是生的开始,不是人类消失了,而是在延续。
活着的人,还要更好地活下去,这才是死去的人的最大的愿望。
如果老人去送葬,或者一个用情至深的人去送葬,都会导致哀伤过度,引发意外,甚至有人在冲动之下,还会做出殉情的举动。
有一个词语,叫“情深不寿”。一个人因为刺激过度,感情崩溃,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精神,产生巨大的伤害。
北宋的苏轼,和老师的女儿王弗结婚,一起读书。
在王弗的帮助下,苏轼考上进士,做了官。可是王弗却没有好好享受这一切,早早就过世了。
苏轼为妻子写墓志铭:“呜呼哀哉,余永无所。
苏轼的内心有多痛苦,可见一斑。更可怕的是,多年过去了,苏轼还是没有走出痛苦,说:“十年生死两茫茫,不思量,自难忘。千里孤坟,无处话凄凉。”
相濡以沫多年的人,说没有就没有了,真的难以置信。
如果说夫妻在一体的,那么有一个人过世,另一个人就失去了一半的身体,切肤之痛,无以言表。
不去送葬,那么一路上哭哭啼啼的场景,就看不到,悲伤的刺激就少了一些。
大部分的家庭,在安排落葬的时候,还会安排一个人,陪着健在了另一半,起到开导和监督的作用,保障了安全,避免了意外。
难以想象,送葬的过程中,另一个老人昏死过去,或者出现意外的情况。这不是给家庭雪上加霜吗?应该避免才对。
图片
02
送葬本是儿孙尽孝的事情,老人别越俎代庖。
俗话说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
自古以来,送老人入土为安,也是儿女尽孝的一部分;并不是夫妻相爱的一部分。
现在,有的老人自己安排墓地,这是不符合常理的,也会给人看笑话。好像自己的子孙,都无能一样,或者是没有子孙的预兆。
就让子孙去尽孝吧,相信他们一切都会办妥。并且,子孙累了,但是也减少了遗憾。
北宋时,王安石退休后,住在江宁的半山堂。
之前,王安石已经经历了“白发人送黑发人”,知道生离死别到底有多痛苦。因而,他在感到自己不行的时候,就非常平静地安慰老伴吴国夫人:“夫妇之情,偶合耳。我死,更不须挂念。”
隔一会,他让老伴回避,请了弟弟王安国的女婿叶涛过来,交代后事:“生死无常,老人只恐大限一至,不能发言,故今日为君叙及此也。”
王安石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,把弟弟的女婿当成后人,也是无可厚非的。这样,就避免了妻子的哀伤,操劳丧事,也保存了家风。
好家风,一代传一代;家庭的责任,也是一代传一代。若是没有特别的情况,还是自然延续为好,不是老人抱着家庭的大权,不愿意松手,等自己过世了,子孙才不知从何开始。
在我的老家,就是给村里送葬抬棺的人,也是父亲老了,儿子顶起来。顺延,就是家庭欣慰,地方民风的体现。
图片
03
活着的人,可能还有新恋情,前段姻缘应该到此打住。
有一个女网友“黑麦子可可”说,她在婚后,操办了公公出殡的事情,也没有让婆婆参与。
之后,她中年丧夫,要送丈夫最后一程,被婆婆拦住了。村里很多人,都站在了婆婆这一方,拉着她,硬是不能送。
大家说:“你还年轻,如果送了就不能嫁人了。”
是啊,在送葬的当时,很多人会认为,爱情就这一回,以后再也不谈。但是多年之后,人生有什么变数呢?不是一句誓言可以终结的。
特别是中年人,以后的日子,一个人撑起来,确实很难。找半路夫妻,也不是不行。起码有一个像样的家,对自己、孩子,都是好事。
现如今,一些六七十岁的人,也许还有黄昏恋。
这是感情上的安慰,也是老人互相照顾的现实,保障了晚年的安稳。
不去送别“伴侣”,这就如同给了自己“再婚、再次恋爱”的机会。若是去送了,就会存在内心的挂碍,影响到了再婚的生活。
总得超前看,想到一些意外的因素,别把感情说绝了,更不要把事情做绝了。
图片
04
夫妻真正的感情,体现在活着的时候,而不是送葬上。
中年时候,一起经营一个小家庭,一起努力赚钱,赡养老人,教育孩子。
到了晚年,一起旅游,管好一日三餐,牵手散步。
走不动的时候,还能在旁边伺候,做一个全职保姆;在就医的时候,可以陪伴,鼓励,带来活下去的希望和阳光。
一旦伴侣过世了,也因为自己伺候精心,少了一些遗憾。在今后的日子里,自己好好过,不管是否再婚,都符合逝去之人的心愿。
一切向前看,面朝阳光,比什么都重要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关注我的文字,走进你的心灵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